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男性健康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24-12-26 11:40:57 点击数:
以下是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估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蛋白标志物

  • PD-L1:是目前常用的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如在KEYNOTE-024研究中,PD-L1高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相比化疗,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延长.
  • PTPRT:上海交大团队发现其缺失可激活STING信号通路,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且不会过度激活引发不良反应及上调PD-L1表达.
  • Trim35:可作为评估LSD1活性及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预后的生物标志物。Trim35低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原性低,使用LSD1抑制剂联合抗PD-1疗法可改善其免疫原性状态.

基因标志物

  • 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基因突变状态与免疫治疗疗效有关。有研究表明,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有关.
  • TMB:肿瘤突变负荷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能产生更多新抗原,激活免疫系统,对免疫治疗反应更好,但TMB检测的标准化和 cut-off值确定等问题尚待解决 。

血清学标志物

  • 自身免疫抗体:通过噬菌体展示和蛋白芯片技术筛选出的5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较准确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及评估治疗效果.
  • 循环肿瘤DNA:术后血液中可检测到ctDNA的患者,其疾病复发风险高,无进展生存期短,可作为最小残留疾病的标志物,用于评估预后和监测治疗反应.

细胞标志物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等浸润程度与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浸润程度高的患者往往对免疫治疗反应更好,生存期更长.
  •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其在肿瘤微环境中可抑制免疫细胞功能,MDSC数量增多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耐药及不良预后相关。